【优秀工硕:柯昌保】躬耕不辍,饮水思源
2018-11-23 13:51:03

学生姓名:柯昌保

校内导师:刘伟强

校外导师:廖振华

实践项目名称:适用微创手术的植入一体式全腰椎间盘假体结构设计及验证


人物简介

柯昌保,男,20138月进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攻读硕士,20167月获得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现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消费者BG工程师。第四届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第一届专业实践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

殊方同致,内外兼修

    见山是山,见山亦非山。

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可能一般人看来是一群养着细胞、摆弄着试管、操持手术刀的医科生。但他深知该专业不仅培养模块化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系统全局的前沿技术及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能力,从而帮助解决病患。如通过传感器、处理器将脉搏、心率等生物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展现于示波器进行病情分析。正因有“代码达人”、“光学奇才”、“数据处理超人”等心怀民生健康的人,才共同推动了国内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进程,才实现了以民生为本学以致用。

淬火重生,百炼成钢

    在实践中成长,全力推动研究进程。

他第一次接触人工椎间盘概念时是相当陌生的。在逐步了解行业动态、研读相关文献及专著、深入实践单位课题后,他的专业知识在深度及广度上得到了提高。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在校内导师刘伟强教授及校外导师廖振华高级工程师的联合指导下,通过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人工椎间盘》课题研究及实践,承担市级项目《适合国人的新型人工腰椎间盘关键技术研发》结题,承担市级项目《适用微创手术的一体式全腰椎间盘假体研究》核心实践研究,对人工腰椎间盘仿形设计从结构设计数据依据获取及分析、运动结构设计、结构强度及运动学仿真、生物相容性试验及便于手术的一体式手术器械设计等方面完成实践课题项目的系统研究,并完成一体式腰椎间盘假体、一体式植入器械的设计及加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人工腰椎间假体研究进程。同时完成了相关论文、专利及国家科技专著等的撰写及发表,获得第四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荣誉称号及清华深研院专业实践奖学金一等奖。

躬行求索,锐意开拓

优胜劣汰,最需躬行实干。

作为职场人,他入职以来感受到社会需要的是能在战争中成长,能在实践中创造价值,能实际解决问题的人才;能迅速融入“战争,能打粮食的方能为将军。他深感上学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锻炼了思维、提升了解决问题能力及丰富了的知识为工作夯实了基础。

心怀天下计乃工程人员毕生职责及使命。创造价值亦需积累价值,只有不断虚心学习,潜心实践,才能完成思路、格局、眼界及技术的成长。


                                                                                    <实习实践成效>

1.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人工椎间盘》项目,负责市级项目《适合国人的人工腰椎间盘关键技术》与《适用微创手术的植入一体式全腰椎间盘假体研究》项目;

2.上述项目的完成突破针对国人骨骼特征设计、可实现减轻病人痛苦及方便医生手术的一体化人工腰椎间盘的研发,从而实现了国产化0的突破、填补了空白;

3.完成可保持脊柱高度、恢复活动度及彻底消除病人痛苦的人工腰椎间盘假体样品的研发,并实现了可进一步减轻病人痛苦、方便医生手术的一体式全腰椎间盘的研发。同时,实现了上游装载设备及下游开口辅助器械的设计;

4.针对所设计的一体化假体完成5种状态6种工况的有限元仿真实现校核,并对其细胞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完成猕猴体内动物实验;

5.针对上述项目,第一作者完成文章3篇其中1篇文章见刊、1篇文章在审及1份专著在出版。申请专利4个,完成4种设计产品的加工。

                                                                                                                                   (组稿人:柯昌保、刘虹豆)

{{rightSections.title}}